為了讓網友能夠在部落格首頁就大致掌握不同區域的新聞更新狀況
決定每次更新完新聞之後,發文簡介本次更新的新聞
一方面表列出來方便網友點選,二方面透過介紹使得本站新聞不再只是條列,而能有更豐富的內容。
對於7月11日即將到來的日本上議院選舉,執政中的民主黨在民調中顯得不受民眾青睞,難以獨立獲得多數席次所需的60席,甚至連與其他政黨結盟取得過半席次都有些困難。日本民主黨在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因處理美軍駐琉球基地問題無法履行選舉承諾後狼狽下台,甫上任的新首相菅直人則必須面對當前的困局。(見東北亞新聞頁面)
觀光業作為泰國的重要外匯來源之一,在之前的紅衫軍暴動之後,再度讓受到動搖的觀光業受到傷害,兩艘觀光遊艇在泰國灣相撞,造成至少42人受傷。(見東南亞新聞頁面)
南亞兩個擁有核武的世敵-印度與巴基斯坦,在經過印度孟買的恐怖炸彈攻擊之後,似乎反而醞釀出了和解而共同處理反恐問題的氣氛。(見南亞新聞頁面)
阿富汗的總統與塔利班組織領袖見面,這無疑是讓積極促進阿富汗民主化的美國與其盟軍顏面無光。(見中亞新聞頁面)
以色列近來對加薩走廊的封鎖政策正讓各國群起撻伐,美國參謀總長訪問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回程順路訪問一下以色列,果然就被當地媒體趕快拿來大書特書,稱其為美國與以色列關係進步的徵兆。(見中東新聞頁面)
擺脫殖民統治總是值得紀念的事,至少經濟與政治取得一定程度的自主,然而有許多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之後,反而陷入內戰、獨裁、種族屠殺;高度國家負債與貪腐情形時,人民恐怕也會想問:我們是否真的過得比較快樂。索馬利亞這個因海盜問題而被詬病的國家,雖然國家內部面臨戰亂,但仍在脫離殖民統治的紀念日這天,舉行了自由的選舉。(見非洲新聞頁面)
對歐洲等先進國家來說,失業率一直是一個頭痛的問題,高度發展所伴隨而來的貧富不均,往往需要依靠社會政策來平衡。但國家對於失業問題的處置,同時也不能違反人民的基本權利。英國的保守黨閣員提出了遷徙失業者的政策,正飽受抨擊。(見歐洲新聞頁面)
G-20會場往往是反全球化與反剝削等左派團體抗議的重要舞台,今年,各個有著不同訴求的團體聚集多倫多,卻有了令人遺憾的結果。抗議示威被某些團體的暴力行為所模糊了焦點。美國的漏油問題正處理得焦頭爛額,卻因為季節的因素,來了個颶風,可能使得清理油汙的進度再受影響。(見北美新聞頁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