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總統候選人被人說「有能力,但憨慢說話」,這個評價究竟是褒還是貶?最近美國共和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Romney)出訪過程中引來的失言風波,或許可以成為經典案例,因為他每到一個國家,就至少會有一次失言,並且引來爭議。但是,此失言真是來自於疏忽,還是故意表現?或許都有。從這次羅姆尼的出訪風波,我們剛好可以了解一部分美國總統選舉的議題。
羅姆尼這次的出訪分別拜訪英國、以色列與波蘭。由於美國總統候選人出訪有個傳統,那就是不會相互攻擊政敵,因此羅姆尼把握機會在出訪之前大力抨擊現任總統歐巴馬的外交政策。羅姆尼認為歐巴馬的外交政策是,對敵人與對手顯得軟弱、天真、癱瘓;對盟邦與朋友則顯得冷漠而不可靠。羅姆尼認為歐巴馬為了討好俄羅斯而犧牲了北約的盟友(例如波蘭與英國);對與中國不平等的貿易關係無所作為;在阿富汗駐軍的數字上玩文字遊戲;教訓並損害以色列領袖而使得敵人得利。
既然羅姆尼攻擊歐巴馬外交政策的砲火如此猛烈,質疑其軟弱、冷漠,那這次的出訪,各界當然就張大眼睛要看羅姆尼如何展現其外交政策的視野。
在第一站英國,原本應該熱絡的場面卻被一席關於奧運的評論而搞僵。羅姆尼認為英國舉辦倫敦奧運似乎有很多問題,各界缺乏熱情,保安人手又不足,懷疑賽會是否能夠順利進行。羅姆尼過去曾經在2002年,在有財務危機的狀況下,讓鹽湖城舉辦的冬季奧運成功舉辦,並且轉虧為盈,此事蹟一直是他從政以來的重要亮點,此發言或許有點想凸顯自己的經驗,但卻引發英國官方以及輿論譁然。英國首相卡麥隆以「…在那種偏僻的地方舉辦奧運是容易得多了…」作為回應,英國媒體更是輪番砲轟。
第二站以色列,羅姆尼在一場公開活動當中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引發國際譁然;由於耶路撒冷在以色列建國以前,有大量巴勒斯坦人居住,因此直到現在,包含美國的國際社會大多仍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同時,羅姆尼稱,以色列的經濟優秀表現是文化扮演了關鍵的因素,並以巴勒斯坦為對比,在同樣地區,經濟狀況卻相當差勁。得罪了巴勒斯坦以及其他中東國家還不說,羅姆尼還同樣用了美國與墨西哥做對比。越描越黑,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站波蘭,羅姆尼在波蘭的土地上表示,俄羅斯是美國的最大敵人;這讓波蘭人相當尷尬,或許波蘭人並不喜歡俄羅斯,但也同樣不想與俄羅斯交惡,羅姆尼在出訪行程中做出這樣的表態,的確是爭議十足的。
羅姆尼的出訪行程評價,在美國媒體引發熱議。表面上來看,羅姆尼的表現絕不能稱為成功,他積極的表態與爭議性的言論,引來了許多外交風波,甚至跟當前美國的基本政策嚴重牴觸。但這也可能正是羅姆尼想表現出的形象:歐巴馬所沒有的強硬、直接,對盟友的支持。此外,此次出訪羅姆尼重要目的有二,一是針對國內選情作出外交政策的表態,二是吸引出訪國的美國僑胞捐獻;觀察這兩個目的有無達成,似乎更能解釋其言行。
羅姆尼此次的出訪,他對美國國內的保守派展現了美國人的氣魄;對賓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等搖擺州的東歐裔選民來說,羅姆尼會是他們想支持的人;對美國的猶太人來說,羅姆尼這次出訪的表態更是讓他們暖到心頭。這次的出訪後,波蘭的前總統與以色列現任總理,都對羅姆尼表達了讚賞與支持。若從國內的選情來看,羅姆尼這次出訪不但鞏固了既有的中西部保守派支持者,同時也開拓了搖擺州不同族裔的票源,要稱為失敗,卻也不然,甚至可能有所斬獲。
羅姆尼這次的出訪分別拜訪英國、以色列與波蘭。由於美國總統候選人出訪有個傳統,那就是不會相互攻擊政敵,因此羅姆尼把握機會在出訪之前大力抨擊現任總統歐巴馬的外交政策。羅姆尼認為歐巴馬的外交政策是,對敵人與對手顯得軟弱、天真、癱瘓;對盟邦與朋友則顯得冷漠而不可靠。羅姆尼認為歐巴馬為了討好俄羅斯而犧牲了北約的盟友(例如波蘭與英國);對與中國不平等的貿易關係無所作為;在阿富汗駐軍的數字上玩文字遊戲;教訓並損害以色列領袖而使得敵人得利。
既然羅姆尼攻擊歐巴馬外交政策的砲火如此猛烈,質疑其軟弱、冷漠,那這次的出訪,各界當然就張大眼睛要看羅姆尼如何展現其外交政策的視野。
在第一站英國,原本應該熱絡的場面卻被一席關於奧運的評論而搞僵。羅姆尼認為英國舉辦倫敦奧運似乎有很多問題,各界缺乏熱情,保安人手又不足,懷疑賽會是否能夠順利進行。羅姆尼過去曾經在2002年,在有財務危機的狀況下,讓鹽湖城舉辦的冬季奧運成功舉辦,並且轉虧為盈,此事蹟一直是他從政以來的重要亮點,此發言或許有點想凸顯自己的經驗,但卻引發英國官方以及輿論譁然。英國首相卡麥隆以「…在那種偏僻的地方舉辦奧運是容易得多了…」作為回應,英國媒體更是輪番砲轟。
第二站以色列,羅姆尼在一場公開活動當中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引發國際譁然;由於耶路撒冷在以色列建國以前,有大量巴勒斯坦人居住,因此直到現在,包含美國的國際社會大多仍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同時,羅姆尼稱,以色列的經濟優秀表現是文化扮演了關鍵的因素,並以巴勒斯坦為對比,在同樣地區,經濟狀況卻相當差勁。得罪了巴勒斯坦以及其他中東國家還不說,羅姆尼還同樣用了美國與墨西哥做對比。越描越黑,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第三站波蘭,羅姆尼在波蘭的土地上表示,俄羅斯是美國的最大敵人;這讓波蘭人相當尷尬,或許波蘭人並不喜歡俄羅斯,但也同樣不想與俄羅斯交惡,羅姆尼在出訪行程中做出這樣的表態,的確是爭議十足的。
羅姆尼的出訪行程評價,在美國媒體引發熱議。表面上來看,羅姆尼的表現絕不能稱為成功,他積極的表態與爭議性的言論,引來了許多外交風波,甚至跟當前美國的基本政策嚴重牴觸。但這也可能正是羅姆尼想表現出的形象:歐巴馬所沒有的強硬、直接,對盟友的支持。此外,此次出訪羅姆尼重要目的有二,一是針對國內選情作出外交政策的表態,二是吸引出訪國的美國僑胞捐獻;觀察這兩個目的有無達成,似乎更能解釋其言行。
羅姆尼此次的出訪,他對美國國內的保守派展現了美國人的氣魄;對賓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等搖擺州的東歐裔選民來說,羅姆尼會是他們想支持的人;對美國的猶太人來說,羅姆尼這次出訪的表態更是讓他們暖到心頭。這次的出訪後,波蘭的前總統與以色列現任總理,都對羅姆尼表達了讚賞與支持。若從國內的選情來看,羅姆尼這次出訪不但鞏固了既有的中西部保守派支持者,同時也開拓了搖擺州不同族裔的票源,要稱為失敗,卻也不然,甚至可能有所斬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