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本週世界經濟新聞整理

2012年7月21日 | 翻譯整理自經濟學人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佈了一篇關於世界經濟的悲觀報告。報告預期,全球的GDP成長將在今年增加3.5%,是2009年以來最緩慢的增長。英國的預期成長削減到只剩0.2%(低於法國的0.3%),世界經濟成長率由許多新興市場撐起,成為抵禦全球經濟衰退的陣線。IMF警告,如果美國不改變目前正在邁向"財政懸崖"的路線,全球經濟的狀況會變得更糟。該報告同時也呼籲歐盟成為一個「健全與完整的貨幣聯盟」。

註:財政懸崖指的是美國的減稅方案即將到期,而政府的撙節方案即將開始;如果立法者對這個狀況沒有任何行動,則美國將同時面對國民可支配所得減少,以及政府支出縮減的狀況,對於經濟景氣將會有雙重的影響。也就是說,美國像輛正駛向財政懸崖的馬車,亟需懸崖勒馬。

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印度積極解除對外國投資的限制之後,印度政府要歐巴馬別多管閒事。但印度商業部長在稍後同意,印度可以稍微降低一些障礙,例如允許外國航空業對國內民航業者持股最多可達49%。今年四月與五月,印度的外國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8%,為32億美元。

美國參議院一委員會砲轟HSBC忽視對可疑資金的警告,對於可能屬於墨西哥毒品集團的洗錢交易置若罔聞。在結束對HSBC展開為期一年的調查之後,該委員會的報告也批評HSBC,在與沙烏地銀行進行交易時,忽略該銀行與蓋達組織之間的關聯。然而,HSBC並沒有因此而為其錯誤受到任何裁罰。

倫敦同業拆帳利率(LIBOR)醜聞持續延燒。英國央行總裁Mervyn King遭受英國國會委員會的強悍質問,質疑其了解巴克萊等銀行操控行為的時間以及了解的程度。

不出所料,摩根大通銀行表示,其倫敦辦公室信用衍伸交易的損失已經膨脹到58億美元,同時也重新調整了其第一季營收的數據。今年五月時,該銀行認列的損失為20億美元。

美國銀行在今年第二季獲利有了一點起色。美國銀行(BOA)相較於去年的88億虧損,本季營收為25億美元,主要歸因於成本精簡與打消壞帳。雖然美股盈餘仍舊羸弱,美國銀行的股價從今年開始,已經上漲了40%。花旗集團的獲利則下降了12%,來到29億美元。高盛銀行則收入與獲利都下降了10%,外界批評該銀行在虛弱的表現之下,仍舊給付高額的紅利。

在與瑞士央行引發是否資金充足的爭議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宣布了一項達156億美元的增資案。但雙方的爭論卻也引發投資者的疑慮。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在「多德-弗蘭克改革案」之後設立,近日發佈了該單位的第一次強制執行命令,針對信用卡發卡公司-Capital One,要求其退款1.4億美元給予200萬名消費者,主因是其採取欺騙式的行銷手段。同時該公司也將被課罰金。

一家位於馬里蘭的生技公司-人類基因科學(HGS),接受了一項甜美的併購案,由英國藥品公司GlaxoSmithKline(GSK)以36億美元併購。GSK將販售HGS的藥品-Benlysta,這個藥品是57年來首度被許可發行的的自身免疫疾病藥品。(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

Yahoo公司董事會指派Marissa Mayer但任執行長,跌破了外界眼鏡,原先外界普遍認為Ross Levinsohn在五月閃辭Scott Thompson的職位之後,會在Yahoo的原職再暫留一段時間。Mayer過去曾在Google工作,負責搜尋引擎、Gmail,以及地圖等事業。Yahoo的季報營收凸顯了Mayer女士所面對的,是如何力挽狂瀾,扭轉這家公司掙扎中的困境:淨利與去年同期下降了4%,來到2.7億美元。

歐洲聯盟競爭委員會對微軟展開調查,檢視微軟是否遵循其承諾,要提供所有新個人電腦使用者除了IE之外的網頁瀏覽器選擇。微軟在2009年與歐盟達成反托拉斯協定,表示會提供消費者多元的網頁瀏覽器,據稱在歐洲已經使得其他網頁瀏覽器競爭者佔有率增加,這些競爭者例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但新版的微軟視窗作業系統可能不會明白地提供選擇。

於此同時,微軟提供了即將上市Office軟體的預覽。最新的Office工具,是為了人們在行動中,利用平板以及雲端運算技術而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